油墨厂商要降低凹印油墨使用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油墨采购环节
批量采购与长期合作:与油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,通过批量采购来获取更优惠的价格。一般来说,采购量越大,单位价格可能越低。同时,长期合作还能使供应商提供更好的服务,如优先供货、更灵活的付款方式等。
性价比评估:油墨厂商在采购时,不能仅仅关注价格,还要综合考虑油墨的质量和性能。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油墨进行性价比评估,选择质量符合印刷要求、价格相对合理的油墨。例如,有些油墨虽然价格稍高,但印刷适应性好、色彩饱和度高、转移性佳,能够减少印刷过程中的油墨浪费,从长期来看可能更具成本效益。
关注市场动态和促销活动:关注油墨市场的价格波动和供应商的促销活动。油墨价格可能会受到原材料价格、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,及时了解这些信息,在价格低谷时适当增加库存,可以降低采购成本。同时,利用供应商的促销活动,如折扣、赠品等,也能节省开支。
油墨使用环节
精准调色与配色:
色彩管理系统:油墨厂商采用先进的色彩管理系统,准确地调配油墨颜色,避免因颜色偏差而导致的油墨浪费。通过色彩管理软件和分光光度计等设备,可以精确测量和控制颜色,确保每次调配的油墨颜色都能准确匹配目标色,减少调色过程中的试错次数。
建立配色数据库:对于经常使用的颜色,建立配色数据库。记录下每种颜色的油墨配方和调配方法,以便在后续印刷中快速、准确地调配相同颜色的油墨。这样可以提高调色效率,同时减少因人工调色误差而产生的油墨浪费。
油墨使用量控制:
优化印刷参数:根据印刷材料、印刷速度和印刷图案等因素,合理调整凹印机的印刷参数。例如,调整刮刀的角度和压力,使刮刀能够更有效地将版滚筒上多余的油墨刮除,同时又不会损坏印版。合适的印刷压力和速度也有助于控制油墨的转移量,避免油墨过度转移而造成浪费。
印刷版深度优化:在制版过程中,根据实际印刷需求优化印刷版的深度。如果印刷版深度过深,会导致油墨填充过多,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量也会增加,从而增加油墨使用量。通过精确控制印刷版深度,使油墨能够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,以最少的用量实现良好的印刷效果。
油墨回收与再利用:
废油墨收集系统:安装有效的废油墨收集系统,将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墨(如清洗印版、印刷设备产生的废油墨)收集起来。这些废油墨中可能含有大量未完全使用的油墨成分,可以通过过滤、净化等处理后进行再利用。
油墨再生技术:对于一些高质量的凹印油墨,可以采用油墨再生技术进行回收处理。例如,通过离心分离、溶剂萃取等方法,去除废油墨中的杂质和污染物,恢复油墨的部分性能,使其能够再次用于一些对印刷质量要求不那么高的产品印刷,如包装印刷的内层或非关键部位。
印刷设备维护与管理环节
设备保养与清洁:定期对凹印机进行保养和清洁,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。例如,保持印版滚筒、刮刀和墨槽的清洁,防止油墨在这些部位干结、堆积,影响油墨的正常使用和转移。定期检查和更换磨损的部件,如刮刀刀片、胶辊等,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传递和控制油墨,减少油墨的浪费。
设备升级与改造:评估印刷设备的性能,在适当的时候考虑设备的升级或改造。新的印刷设备可能具有更先进的油墨供给系统、更精准的印刷控制技术,能够提高油墨的利用率。例如,一些新型凹印机采用了封闭式的墨槽系统和自动供墨装置,可以更好地控制油墨的流量和温度,减少油墨的挥发和浪费。